查看原文
其他

诗歌无法拯救生活,但可以释放灵魂

看电影的 给丘吉尔做饭 2022-09-14


 

发现自己看电影基本上是选两极:票房最靠前的,和最靠后的。


前者是因为工作,后者是因为偏爱。

 

今天去看了《摇摇晃晃的人间》。


 

上映36天,票房仅100万。

 

可见,“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”并挣不到票房,即使这个“IP”在社交网络上、传统媒体上知名度极高,但这个流量无法实现转换。

 

但这注定不是一部为票房而产生的电影,虽然它记录了一个“网红”的生活,以及关于她的劲爆话题——“如何在成名后踹掉自己的原配”。

 

你要看到她如何摇摇晃晃走路的样子。

 

如何连筷子都拿不稳。

 

如何用痉挛的手指戳着键盘。

 

如何气急败坏地咒骂丈夫。

 

如何与患癌症的母亲吵架。

 

如何在公众面前不失自我,保持幽默。

 

如何在研讨会上出语惊人:“余秀华研讨会根本就不值得开”。

 

如何与参加研讨会的男诗人打情骂俏。

 

这是一部带有逼视感的纪录片,它往往采取贴近地面的机位。

 

而以上所有的劲爆,都敌不过她文字的光华。

 

“一棵草有怎样的绿,就有怎样的荒,雨淋不进去,风吹不出来”


 

1、禁锢

 

被猎奇的往往是余秀华的生命状态:脑瘫,走路颠簸,嘴巴歪斜,穷困。

 

这些是禁锢她灵魂第一层枷锁。

 

因此她被母亲许配给来打工的外乡人,一个上门女婿。这里的“配”字,最能体现乡人对生命的原始理解。

 

有丈夫,有孩子,“一个完整的家”,这是她母亲希望能给她的礼物。

 

而感情,不在这个“完整”的清单里。

 

无爱的婚姻,这是禁锢她灵魂的第二层枷锁。

 

看得出来,她母亲是个很强势的人,对丈夫、对女婿都是如此,所以执拗地要给女儿“幸福”,而她对于女儿的成名,“并不佩服”,她只佩服那些能把日子过得安稳的人。

 

“活给别人看”,是母亲的观念,也是最普世的观念,无处不在的巨大世俗,是她的第三层枷锁。

 

2、突围

 

她在诗歌里一次一次地冲撞这些枷锁。

 

她用诗歌一字一顿地冲撞这些枷锁。

 

“因为我是脑瘫,一个字写出来也是非常吃力的,它要我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,并用最大力气左右压住右腕,才能把一个字扭扭曲曲堤写出来。”

 

幸运的是,她成功了。

 

她不仅收获了名,还用这名带来的利,为她赢得了生命中唯一的一次自主。她给丈夫买了房子,顺利地离婚了。

 

这“胜利”,是诗歌给她带来的。虽然,她并不承认这是胜利。“我们三个,没有谁是胜利者”,她指的是她自己、她母亲,和她前夫。

 

除了带来名声,文字本身是“无效”的。

 

她的母亲依然要因为癌症而逝去,她依然家徒四壁,她的文字甚至不能为她赢得爱情。

 

她的冲撞甚至表现在她的外表上。

 

影片中她几乎每次出场都会换一件衣服。

 

还有报道说她花3000元去了美容院。

 

3、孤独

 

无论是禁锢还是突围,最终表现的,是诗人的孤独。

 

她那么希望有人能够陪她,希望是丈夫,希望是采访她的记者,希望是坐在她身边的诗人。

但是并没有。

 

没有感情的丈夫终究离婚了,不能理解的母亲最终去世了,她与儿子的关系也很隔膜,后者完全不欣赏她的诗歌。

 

她始终只能揣着她巨大的野心,在紧锁的自卑的蚌壳里慌张地、倔强地结出自己的珍珠。

 

“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”,有人给她的诗谱曲,这一句被反复吟唱。

 

稗子一样地自卑,是她的自况。

 

提心吊胆是她的生存姿势。也是每个人陷在爱情里的姿势。

 

春天,是灵魂设想的最佳状态。

 

她最有名的诗作《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》,其实是捡了网友的一句话,填上自己的铺陈:

 

“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

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

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”

 

生命被打开,才是她最渴望的状态。

 

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